給畢業的新鮮人: 投入職場或Gap year的選擇

六月除了梅雨季,另外就是畢業季。根據教育統計,今年預計將有28萬8千位大專院校畢業生(含碩士、博士)投入就業職場。根據yes123求職網6月公布「畢業生職涯規劃與海外上工調查」顯示,有98% 的畢業生「計畫」畢業後立即就業。調查中卻也提到已經開始找工作的學生比例是59.3%,也就是尚有約四成的畢業生還沒有開始進入求職的環節。詢問周圍認識的HR朋友,以往期望收到雪片般履歷的5月跟6月,近幾年收到的大量投遞履歷的情況也明顯減少。

那麼,畢業生們都到哪了? 持續進修嗎? 根據調查顯示,學歷普及化使得文憑價值逐漸貶值,畢業後選擇直接就業或是創業的新鮮人遠多於選擇持續進修的人數。所以也並不是選擇持續進修。實際詢問進入公司一兩年的同事,得到Gap Year(間隔年)的回答頻率增加了。而在篩選履歷時,發現畢業後先休息約三個月到半年的人數比例也增加了。面試時也經常遇到面試人選直接詢問「空白期」會不會影響履歷能見度或面試機會。

本次的文章就來聊聊畢業後是否應該直接投入職場或給自己一點緩衝時間。

間隔年的決定性因素

查詢劍橋字典中Gap Year的解釋為 “A year between leaving school and starting university that is usually spent travelling or working”-也就是說利用高中畢業後跟進入大學前,先休學一年去旅行或是從事某種工作,其目的是找尋自己的目標或是與自己對話。若以廣義定義,間隔年可以是任何一個時期,包含進入職場工作到一個時候,決定給自己一個「暫停時間」思考下一步自己該往哪裡走。

相較於歐美學生,台灣學生的間隔年似乎開始的比較晚。雖然面試者選擇在大學畢業後進行休息,但大部分人選休息的期間可能也不是一年這麼長。廣義跟狹義兩者的差異是在於休息支後角色的轉換。原意的Gap year結束後,進入大學後其身份還是學生。但是台灣大專院校畢業的新鮮人,休息匆匆結束後找到工作後就需立刻切換角色變成社會人。

那麼,究竟哪條路適合剛畢業的自己? 建議可從「經濟」與「時間」的兩個因素考量點切入。

所謂的「經濟」因素不外乎就是手頭上有多少經費(錢)可以讓自己休息。也許讀者們會覺得一下子說到「錢」真是市儈,但這也是離開校園成為獨立個體社會人必須面對的第一步。如果畢業時身上有學貸、車貸甚至卡債要償還,那則需要慎重考慮當下的情況執行間隔年是否合適。有些人選擇打工度假賺取金錢順便旅行,但是起初的準備還是會有一些花費產生。間隔年的原意是利用時間更了解自己,但如果不能專注運用這些時間達成原本的目標,甚至還要煩惱金錢收入,反而最後兩頭空。

如果經濟上足以讓自己畢業後不需立刻投入職場,則更需要規劃自己的金錢分配。例如執行半年的流浪計劃每月的開支預測,或是學習新的語言所需要的學費等。經由這樣思考跟規劃的過程,讓自己初步學習財務管理也是間隔年有意義的其中原因之一。

再來就是「時間因素」。畢業後需要多少時間休息才是最適當的呢? 反過來詢問讀者,培養一個技能、實際在一個城市生活或拓展人脈需要多少時間? 以語言學習為例,大部分語言學校最短的課程是三個月,而且是有語言基礎的情況下才有可能有顯著的進步。為什麼打工度假大部分都是一年甚至兩年的簽證? 到了全新的國家,好不容易花一個月適應,結果剩不到兩個月差不多就要打包回國反而失去體驗的意義,更別說有時間讓自己思考下一步的目標。雖然剛畢業的你手上最大的優勢就是「時間」,但是時間也並非是無限的。如果沒有事先明確規劃間隔年的時間分配,建議可以一邊投遞履歷以及繼續參與面試。因為在你猶豫的兩三個月當中,說不定錯失認識適合自己的工作或不錯的職缺的良機。

結語

從HR的角度看履歷,每個人職涯中有些空白段已經不稀奇。重點是這些空白時間你是如何規劃以及為什麼這麼規劃。無論是利用一年壯遊、或是旅遊拓展人脈、了解自己、學習語言甚至培養興趣,HR希望看到是這些決定都出自於你自己的「個人思考判斷」並且在面試的過程中可以侃侃而談這些時間所學習到的經驗以及對自身的成長(是不是場面話通常HR立刻就知道)。我們最害怕聽到「因為朋友都這麼做」、「因為父母建議自己這麼做」或「因為自己不知道要做什麼工作」而進行的間隔時間。因為這可能意味著經過大學四年教育,你還未成為一個可以為自己負責或做決定的獨立個體。

反之,我認為已經充分思考「經濟因素」跟「時間因素」的前提下而決定不先投入職場的人是值得鼓勵跟肯定的,因為這將考驗你的規劃、執行以及面對困難的能力。祝福畢業的新鮮人,無論是否決定投入職場或是給自己一些時間,這個決定都可以成為自己職涯上最肥沃的養分。

取得短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