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 For Sustainable Future 國際人資論壇心得-Part 1

前些日子參加了一場國際人資論壇,主題是HR For Sustainable Future – Leading Agile Transformation,由中華人力資源管理協會主辦,請到亞太人力資源管理聯盟(APFHRM)的四位講者分享。

如同論壇的主題,四位講者的分享圍繞sustainable、agile、transformation這幾個關鍵字打轉.其中令筆者印象最深刻的是來自Australian HR Institute的Lyn Goodear。Lyn的分享一開始先提到GDP的定義,並用一條近乎垂直往上的曲線說明科技對人類的社會、經濟、工作等都帶來了劇烈的變化,而身為HR,我們的職責就是將個人與組織準備好以面對未來的變化。

接著Lyn將分享轉回了本次座談的主題-Sustainable。身為HR,我們在企業永續的職責之一就是照顧員工(Caring for our people)。Lyn對於如何照顧員工提出了三點看法:1.創造有意義的工作;2.公平的薪資;3.員工的心理健康與福祉。

02-企業永續的職責 - 照顧員工

創造有意義的工作在討論員工投入度(Engagement,或稱員工敬業度)時一直是非常熱門的議題。根據蓋洛普一份針對不同國家勞工的工作投入度調查顯示,只有33%的美國勞工是投入的,英國是11%,澳洲是24%,(至於台灣印象中似乎也是20%到30%左右,如果有誤,還請指正)。因此,如何讓員工認同自己的工作,從「我需要薪水,所以我留下來」轉變為「願意全力付出」,就是HR們一直以來所努力達到的目標。

當討論到公平的薪資時,畫面出現了一張令人驚訝的圖表。圖表的標題是自1980至2016年,美國與西歐國家收入前1%與後50%的人佔國家總收入的百分比。收入前1%的人在1980年佔全國總收入大約11%左右,之後佔比開始逐年上升,而收入後50%的人在1980年佔全國總收入大約21%,之後開始逐年下降,代表兩者的線條在1996左右交叉並漸行漸遠,表示貧富的差距越來越懸殊。而為了避免這種富者越富窮者越窮的情況衍生社會問題,有人提出了無條間基本收入的主張(UBI, Universal Basic Salary),不過對於企業內部的HR來說,如何建立具競爭力且使員工能無後顧之憂工作的薪酬制度,才是我們能夠施力的地方。至於員工的心理健康與福祉,Lyn在這場分享中並沒有做太多著墨。

03-當今組織的文化問題

另外,Lyn也分享了在一項關於組織文化的調查中,CEO們對於組織面對轉變所做的準備有著自我感覺良好的傾向。意即員工與CEO們都認為轉型勢在必行,但CEO們認為組織與目標的距離相較於員工的看法要來的遠得多。在這份調查中,主要有三個發現:1.今日的領導者正在釋放一個訊息-他們不想要聽壞消息。2.在向高層報告時,執行者會篩選掉有關文化的負面訊息(並舉了安隆案作為例子)。3.不論產業,大多數員工(包含HR)都看到理想的文化與實際上的落差是非常大的。為了填補這些落差,就有賴於專業的HR來執行。

最後,Lyn提出了贏得信任和值得信任的比較,她認為一個專業的HR應該要讓自己值得信任,而非努力贏得主管或員工的信任。同時她也建議大家可以「站在桌子上」讓自己有較高的視野,才能成為值得信任的HR。

企業社會責任(CSR,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其實不是一個新概念,以往談到CSR通常可以看到的是企業對環境、社區所做的友善措施,但除了上述這些,企業能不能善用自己所擁有的資源或長處,做更多事情?

近幾年談到CSR,通常會伴隨著ESG這三個英文字母,它們分別代表著環境(Environment)、社會(Social)和公司治理(Governance)三個面向。另外聯合國也訂定了包含消除貧窮、氣候變遷、永續消費等17項永續發展目標SDGs(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除此之外,八月時《華爾街日報》登出了一百八十一位美國大企業的執行長簽名,他們一同承諾企業不該只為股東服務,也要為員工、消費者、供應商等利害關係人創造價值。無獨有偶,去年台灣也開始將企業社會責任加入《公司法》中,,在第一條的條文中加上「企業得採行增進公共利益之行為,以善盡其社會責任。」的字句。由此可見,企業社會責任已不再被認為是擁有眾多資源的大公司才能做的事情。當然也有人認為企業必須要在能夠為股東獲利的前提下,才談企業社會責任,否則連自己都養不活了,哪還有能力去照顧其他人呢?

不可否認,企業必須要先能夠獲利,才能夠談是否善盡社會責任。但要是一昧追求金錢數字的成長,難保不會出現所謂的黑心、血汗企業。筆者有幸經歷過的幾間公司,在企業社會責任上都各自有所著墨,當然不可否認這些企業所擁有的資源足以支持,但即使公司資源不足,身為HR的我們因為崗位關係,仍然有機會發揮一些影響力。例如先前Lyn Goodear所提到設計公平的薪資制度、關注員工的心理健康與福祉,都是與HR的業務範疇之一。另外,透過訓練讓主管具備良好的領導管理能力以促進和員工的溝通,或塑造良好的職場氛圍,雖然可能未直接與社會責任有關,但間接也能提升員工的認同感。希望透過這篇分享,能夠讓不論是HR或非HR的夥伴思考自家公司在企業社會責任上做了哪些事情,還有哪些地方可以精進的,並在自己的崗位上發揮影響力,使公司能朝著對社會有益的方向持續前進!

取得短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