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歷」在找工作時的意義與角色

找工作時,學歷重要嗎?如果曾經(懷疑)因為學歷因素扼腕,才與喜歡的職務失之交臂,或許就該正視學歷在找工作時所代表的意義。直觀上,學歷的差別大致分成三項,包含:

  • 「學位」-如學士、碩士、博士等
  • 「科系」-如中文系、電子系、法律系、藥學系等
  • 「學校」-公立、私立、多少分數能進,該校是什麼風格等

而在找工作時,上面的因素分別代表什麼、學歷的重要成分在哪、是不是真的不可逆,就是這次想聊聊的。

 

學歷、專業、態度等項目對等,都是招募時的判斷選項之一

為什麼不看能力、只看學歷,不公平!」──這句話很常見,卻有很大的盲點;對負責招募的人資、主管來說,要從成千上萬陌生人中快速挑到相對正確的履歷、有效率招進人手,會需要許多判斷準則,不管是學歷、專業,或態度等,都是幾十項可供判斷的選項之一、有不同參考意義。

事實上因為產業不同、職務不同、甚至年紀不同、公司當前階段發展策略的不同等,對於各種判斷選項有截然不同的標準、不同的比重,並沒有誰特別重要或不重要的絕對量尺,是依各自需求而定,此篇就不一一細究,只單純針對主題「學歷」來聊聊。

學歷,通常代表在專業領域/程度、思考模式/方式的不同,或者是天份的展現,甚至是初入職場前,過去努力的第一份成果總結。

 

「專業」呈現落差,常是面試官挑學歷的原因之一

「專業」最直觀的大概是技能差異,像是資工系較擅長寫程式、機械系較懂力學、電子系熟稔電子電磁、法律系通熟法令及判例、醫學院各系在不同醫學領域見長、藝術學院各系有不同的藝術專長等等。這邊通常較沒有歧異,愈需要專精領域知識的職務愈會針對所需挑選。

比較尷尬的,則是同一科系在不同學校畢業生中,展現出來的「程度落差」,如一樣是電子系,A學校學生多數精熟電子電磁學理論、B學校學生常常連基礎測驗都弄不清楚;或一樣是資工系,A學校學生除了精熟2-3種程式語言外,對最新話題領域也有一定鑽研及作品、B學校學生則連基礎程式語言邏輯都紕漏百出……

說白話就是,面試時A學校畢業生總是能快速接上主管需求、說明自己能做的貢獻,B學校畢業生卻常聽不懂問題、只好說自己願意學習,這時候主管就會根據過往的面試經驗,優先安排A學校同學面試;不是A學校學生都好、B都不好,但是至少做白工的機率比較低。

 

思考模式、方式的不同,讓相同學歷群體容易出現類似行為

有時候進不了理想職務,還跟自己學歷的風格有關,例如A學校學生特別有開創性、B學校學生尤其擅長執行主管需求,雖然不能指代2校所有學生,但彼此可能拿到的面試機會、錄取職務類型,就會不太一樣。

而相同系所在不同學校畢業生中,也代表著不少相異點,如一樣是中文系,A學校可能擅長寫作、B學校可能擅長古典考據;一樣是企管系,A學校可能溝通特別靈敏、B學校可能思考特別圓融等,有著不同風格。以上都是企業可能會針對職務專業所需,優先選擇某些科系、學校的原因。

不過比較麻煩、也算非戰之罪的是,的確碰過某些校系的人選特別容易遲到或取消面試、過度在意枝微末節,或是容易粗心等,這些要件也容易在某些公司、單位主管心中,留下長時間的印象,影響系友、校友,或自己日後的機會。

 

學歷,也是過往努力成果的展現管道之一

一部份是直觀的,考上了多少分數才能進的學校,也是一個努力(及天份)的成果總結;但更重要的是,在大學、研究所的4-6年間,又做了哪些努力、展現了那些成果?然後,有沒有辦法好好將之呈現?

 

「學歷不重要論」的幾個盲點與留心:

不要假設不同學歷的人不努力事實上這群人常常一樣努力、甚至更努力,而且方向更正確,只是不想昭告天下(所以才進的了自己沒進卻想去的公司);覺得自己最努力的情緒,只是錯覺。

學歷劣勢能弭平,方向要正確努力最怕方向錯誤……如果在喜歡的職務上失利,更要傾聽相關人士的想法。最常見的是抱怨者總說對方的觀點不重要、自己很努力,但事實是對方的觀點才重要,自己的努力方向偏差了……

不要上了短期課,就認為弭平近年常有課程主打:交一大筆錢、上短期衝刺密集課,就能獲得和該學歷者一樣的起跑點(薪資)……通常是軟體程式班。雖然的確獲得了入場券、學到相關基礎,但因此認為幾個月、半年的衝刺就能抹煞別人4-6年的學習,太托大了些。

學歷可以不重要,但別把特例當通例,忘記朝正確方向努力:想想看那些人會說學歷不重要?

– 創業完成者:創業要完成有太多因素,學歷或許有幫上忙、或許沒有,但付出的努力遠大於多數人,早已經不是單一點能概括。

– 已弭平學歷劣勢者:這樣的人通常在正確的方向上比多數人努力,只是不會說。而他們當上主管後,初期會想給同樣學歷劣勢者機會,但久了、累了後還是會調整至前人、HR所建議學歷人選,提高效率。所以如果自己被給予了這樣的機會,要好好把握。

– 場域不需要優勢學歷:某些工作不太需要,也未必吸引的進某些學歷者;身在其中的人也容易因為偶爾來一兩個表現差的高學歷,就認定學歷不重要。其實該想的是,在不需要該學歷的場域中,會來的人或許本來就不適合。不適合場域,或不適合其學歷,或只是另有打算而暫往。

 

其實……只有少數已經做到可以無視學歷的人,才能說學歷不重要;而像我們這樣的多數一般人,不建議過度主觀的否定別人有而自己沒有的「武器」,才不會讓自己的判斷失準,能更準確朝需要學習的路線前行。

取得短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