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文化職場-一探日本就職活動

在日商經歷邁入第八年,偶而會有公司新進員工詢問為何在日本求學後未選擇在日本工作。每當這時候我都會敘述在日本參加就職活動(俗成就活)的經歷。就活是針對日本大專院校畢業生獨有的求職活動。而這活動的規模已經大到形成日本文化的一環,甚至連政府都曾出面「干預」日本各大企業的就職活動。

日本畢業生就職活動特色

特色一: 從大三就開始找工作吧!

跟台灣一樣面臨少子化跟人口老年化的日本,國內人才搶奪戰十分激烈。不知道從何時開始,日本各大企業新鮮人招募日程不斷往提前。有多提前呢? 例如今年(2019)各企業的就活,招募的是2021年4月入職的員工。為了拔得頭籌取得好人才,有些公司今年10月已經開始舉辦一連串的新鮮人招募活動,並且於日本各名校舉辦說明會。

特色二: 統一報到日期

大部分公司開放報到的日期是四月或十月第一周的其中一日,所以畢業生求職期間是有期限的。過了特定的「賞味期限」,就業市場中開放給畢業生的工作機會就會大幅減少。

特色三: 選公司不選職缺

大部分公司開出的職缺只分「綜合職」及「技術職」。除研發跟工程師相關職缺外,全部被歸類為「綜合職」。進公司後實際從事什麼工作以及到什麼部門,是進公司後通過新人訓練期間後再分配。

了解日本公司就活的特色後,實際參與日本就活之路也是充滿血與淚。在金融危機爆發後,日本進入繼泡沫經濟後的第二次就業冰河期,勞動市場職缺數量保守,所以畢業生中的競爭也非常激烈。也因為大公司職缺僧多粥少,就活中的每個步驟與活動,畢業生們一個都不敢疏忽。

就活的主要步驟

步驟一: 買一套「就活套裝」

各位讀者若到日本遊玩,在電車中看到穿著黑色樸素套裝、白色素面襯衫、穿黑色皮鞋且手拿長方形比A4略大素面公事包的人,大部分就是正在就活中的學生。每年下學期一開始,各大百貨或西裝店會陸續打出「就活應援」的廣告,宣告就活即將開始並提醒各位學生該買戰袍-就活套裝。就活套裝的出現,有一說是大部份公司希望降低外在因素(髮型及服裝)等的干擾,以及降低「以貌取人」的面試機率。對就活學生而言,穿上就活套裝就是比賽的開始,越早可以脫離這身衣服,越是人生勝利組。至於就活套裝因為設計實在太樸實,開始工作後鮮少有人會繼續穿到職場,多半就封印在衣櫃中。

步驟二: 投遞 Pre-Entry及報名公司說明會

從實際入職年計算起,前前年的12月開始,各公司會密集舉辦多次的說明會。說明會內容為公司介紹以及內部公司各職種介紹。另外學生也可以開始投遞Pre-Entry (類似簡歷)。根據日本「全國求人情報協會」統計,2018年大學生就活結果投遞Pre-Entry平均數29.4間公司、平均參加18.5公司說明會。在我準備就活那年,因為就職冰河期的關係,週圍參加50間以上公司說明會的同學不在少數,很多人大四因為就職活動的關係,沒有時間去學校上課。這也是為什麼有一年政府出面干預,「規勸」各大企業統一於前年6月再開始說明會,讓學生專心完成學業。但據所知,偷跑的大企業依然許多。

步驟三: 投遞Entry Sheet

Entry Sheet是每一間公司的面試入場卷。除了基本個人資料與學校經歷外,Entry Sheet還會詢問各種自我分析跟個性的問題。最常出現的問題有「求職動機」、「接下來十年或二十年的人生規劃」、「自己最自豪的經歷」等等。有些公司可以用打字的,有些公司會要求手寫。手寫時就必須注意字體工整無塗改。因為有塗改就必須重寫,某種程度也是精神力與集中力的訓練。

步驟四: 面試與適性測驗

Entry Sheet順利通過後,接下來就是電腦測驗與複數次的面試。日本坊間也會銷售許多電腦測驗相關的書籍。有些測驗測邏輯、適性、算數、語文等項目。

一間公司平均面試次數為4至5次,方式十分多元。從一對一集體面試到一對多面試、團體面試、團體討論 (Group work)、HR面試跟最後的高層面試。雖然每次面試可能被問的問題五成相同,但考驗的是應試者的反應以及前後邏輯。

步驟五: 獲得內定

經歷一連串的考驗而順利過關的話,最後會獲得公司的內定書。

所謂的內定就是公司的正式Offer,這時候的你已經成為公司一半的員工。公司為了留住內定者,在學生入職報到前會舉辦一連串的交流活動,例如同期交流會,學長姐經驗分享會等等。

獲得內定就算是宣告就活告一段落。

了解日本就活後,是否覺得很不可思議呢? 雖然就活的期間遭受到許多磨練,但就活的過程卻也十分難得可貴。撰寫Entry Sheet時會發現自己未曾如此剖析自己。Entry Sheet提供一個機會強迫自己思考自己適合什麼工作? 為什麼要進這個產業? 另外也驅動自己思考性格上的優缺點,回顧求學期間自己的經歷。而在這個過程中,也讓自己學會「被拒絕」這件事。從一開始石沉大海的Entry Sheet到獲得面試機會的過程中,剛開始會感覺自己被否定,但到後面學會調整自己的心情並告訴自己再接再厲。就活的過程非常漫長,等待Entry Sheet結果、等待面試結果…整個學生後半期的情緒起伏都被就活影響著。不過因為這個經歷,讓自己更了解適合什麼,然後在收到內定書的那一瞬間,是真的會想大聲尖叫,然後感受覺得自己終要成為一個社會人的喜悅。

隨著現在新興行業跟新創產業的發展,也有些公司開始不使用傳統「就活」的方式找人才。而以前終身雇用制的日本企業,這幾年也逐漸改變公司制度。所以慢慢的,「一間公司定終身」的觀念已逐漸式微,轉職以及錄取有經驗的工作者在日本風氣逐漸開放。也許就活短期內並不會消失,但現在日本求職市場上有更多元的選擇,也許也會帶動就活有一個新的面貌。

取得短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