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轉職,6年後薪資少18萬

職涯發展,帶有「複利」效果的選擇很重要

近900萬受雇勞工中-

  • 前15%的人,哪邊都好談,隨意隨興就好;
  • 後15%的人,哪邊都無解,要先頓悟一下。

但中間70%的我們,更多時候是因為幾個「選擇」的差別,就造成投資在講的「複利」效果般的天差地遠,因此如果能確認自己是組織中「有位置」的那個人,就相對可以安心待著,可惜我們通常不是。

假設月薪起薪一樣3萬,我們用一般公司較常見的,每年固定調薪3%-5%,以及3年-5年是否晉升來看差別:

一樣在公司什麼都不改變,6年後月薪就差了將近1萬;如果年終是14個月的公司,年薪差距將一口氣來到14萬。我們以上表1為例、舉例科技業常見的14-18個月年薪來計算看看:

試著轉職,或許一次就可以追回、超越

但在職場久了的我們知道,很多時候晉升調薪與否。除了自己的表現外,還跟主管的磁場契合度、跟時運的關聯度會更大。乖乖的穩定貢獻六年,薪資就差了14萬-18萬,還不想改變嗎? 因此,假設B不打算乖乖待著,正常轉職,順利的話薪資成長有機會是以下,不僅追上,甚至反超紅人A一些:

狀況是:前2年在原公司不受重用,但累積了相關經驗後轉職,近兩年的情況以20%漲幅洽談並不過份;也因為是洽談到認同、認可自己的公司及主管,因此未來兩年的調薪、晉升,也都相對較佳的機率並不低。年薪就不特別計算了。(即使不是這麼順利,至少比原來的自己好就好。)

另外,職涯6年後才30歲,其實還有很大翻轉機會,但如果什麼都不做……有興趣的可以自己帶入自己公司的狀況,想想10年後40歲時的差距。而對40歲後的人來說,在台灣的尋職市場上,並不是太友善。

該怎麼轉職?轉失敗了、找不到怎麼辦?

轉職有賺有賠,請詳閱公開說明書(誤)……不可否認,轉職由於要踏出舒適圈、再次挑戰未知、重新認識環境、重新熟悉流程、重新摸索新的同事、重新磨合同事間的搭配……成本相對較高,而且高很多。

因此失敗是正常的,重要的是失敗中找到更大的、成功機會;就算這波失敗也保有後路可退。建議幾個方針:

  1. 工作時多做一點、盡量扛難一點的事情做。不是奴,是為了讓履歷好看。
  2. 承1,工作太輕鬆太放空的就早點撤退,有其他人生規劃時再來就好(休養、進修、陪家人、照護)。
  3. 在職找、找不到繼續待。這樣才能有恃無恐,面試時更冷靜判斷、平常心應對。(雖然我很喜歡先辭職玩幾個月再找……不過這樣風險更高。)
  4. 不要一開始就面試最喜歡的幾家,要先談沒那麼喜歡的,才能打練習賽,等調整好再談喜歡的,避免一開始就掛。
  5. 平常如果有獲得邀約就可以面試看看,不急著離職時,面試心境會更穩定,也可以藉機了解外界希望看到自己的履歷、技能該補充什麼。
  6. 承5,進修要在職時就規劃,才能理智判斷實際需求,避免只是病急亂投醫,只是找工作不順求心安的慰藉,沒幫助。

取得短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