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作技巧-Part 1-找自己

雖然每次提到找工作,第一直覺總是去搜尋履歷範本、面試技巧,但無論履歷或面試,都只是幫助自己找到想要的工作的路徑,因此先確認自己要的是什麼,才不會走錯路、才能抵達目的地──而每個人的目的地,都不相同。

 

因此,與其在乎同儕怎麼說、長官怎麼說、顧問怎麼說、長輩怎麼說、網路怎麼說……何不先想想「自己」想怎麼說?這邊先聊聊一些粗淺的、簡單自我界定的面向供參考、作初步判斷。當目標確認後,後續的履歷、面試其實都不難準備,因此之後再來談。

長遠職涯考量,大於當下的薪資/福利考量

眼前有2個offer可以選擇,一個33K學很多、一個40K沒什麼能學,是不是不好選?如果再把氛圍、鬥爭、加班、通勤時間、面子華麗度、主管有沒有擔當、高層是不是腦包等等變數加入,是不是又更混亂許多?

但如果把目標放在未來可以實質拿到59,852的月薪,不用再為拉低平均道歉、減少自己被政府嘲諷的感覺,會不會變的好選一點?好像有些不好的事情忍的住了、好像有些「爽」的事情,在當下也不這麼重要了。

選擇offer時,不要以「現在」的爽感作決定,而以能漸漸靠近「未來」的目標作決定,將能更明確知道自己需要先累積哪些的經驗、能力、要先作什麼事。

不要比較:工作沒有最好,只有最合適

雖然曾嚮往過250萬年薪的實習生職缺……但這畢竟只是萬中選一幸運兒能叩關的職缺,我們還是要在現實世界中認真生活、認真找工作。那就會遇到一個問題:什麼工作好?

又來了2個offer要選擇,一個40K每天準時下班、一個60K每天加班到底;看官覺得我會怎麼選?因為我很慵懶,我會選40K、然後回家打打電動、打打文章的生活。但有的人要扛房貸,養活一家子,甚至為了環遊世界、或是提前退休的夢想預先準備,那就會作出跟我相反的選擇。

又或許,有人正在上夢想中的烘焙課、吉他課;有人個性積極、有人跟我一樣慵懶;有人正要考證照、在念碩士在職班;有人孑然一身孤家寡人、有人有黏TT的另一半如膠似漆;有人有小小小孩子要帶、有年邁長輩要陪……

不同的變因都會引導出不同的選擇,如果要再加上職場中的成就感、學習考量、氛圍跟個性搭配、同儕好不好相處、通勤時間的接受度等,將更加五花八門──這也是為什麼我認為工作沒有最好,只有最合適的原因。

不用太相信網路好評或負評,自己感受才重要

當了解了自己跟別人的需求不同、因此Dream Job也截然不同後,那還要在意網路留言對每間公司的好評或負評嗎?嗯……其實還是要啦,像是明顯詐騙、明顯違法過頭、明顯犯了自己大忌的先刪去,的確可以省下不少時間。

但還要記住一件事:網路負評多的公司,常常有更多人留著;網路好評多的公司,也總有人不開心而離職。多數事情都是一體兩面,可以罵、也可以稱讚,而多數人願意花時間去罵、卻懶於多一句稱讚。因此,只有親自去聊聊、去發問、去確認、去感受,接著自己判斷,才是最重要的。

就像有人習慣主管亦步亦趨的交辦指導才安心、有人喜歡主管丟目標就好其他都別管才清心。有人加入夢寐以求的美商後發現自己其實很自閉,有種跟大家混不熟的孤立感;也有人不慎(?)進入了人人嫌的知名台商,卻在被詬病的「傳統」、「穩定」中,建立起強大的安心感、一待20年。

問市場行情,不如問自己

綜上所述,找工作時需要花點時間自我檢視、確認自己未來想要什麼,才能知道現在的自己該怎麼做,一步步的靠攏。同樣的,如果當下拿不到Dream Job也沒關係,靜下心來想想對方要的需求裡,自己可能少了哪一些;接著調整尋職方向補足後,讓自己在下一次的轉職可以達陣。如果無法一步登頂,那就讓急事緩辦,找到事緩而圓的契機。

也因為找工作是這樣一個自我檢視、實踐的過程,所以也不用過度在意「市場行情」而影響自己的判斷;畢竟這個詞太攏統、忽略太多變數:即便市場行情3萬,不代表我只能拿3萬;市場行情10萬,也不代表我夠格拿10萬。問問當下的自己要的是什麼、怎麼評估自己,才更實在。

即如相同產業、職稱、年紀的兩人,也會因為做過的專案、接觸過的客戶、碰過的危機處理、溝通的方式、認識的人、思考的邏輯等方面有點差異,在同一職務所需的符合度上,就有截然不同的價值、得到迥異的待遇。

勞資對等:不是「求」職,而是「尋、謀」職

在找到自己要的目標後,還要調整自己的「地位」。台灣多數求職者還是習慣「讓公司挑」,或又是部分矯枉過正者,反而對於公司的所有要求都先嚷嚷著不合理,形成極大的反差──其實「不卑不亢」才最合宜──「尋職」中的履歷跟面試,並不是皇上選妃的流程,而該是求職者跟公司「互相確認」的過程。

因此,在盡到應有的禮貌、態度後,不建議太刻意、大幅度的改變自己特質來迎合對方。大幅改變自己以換取對方青睞的例子中,聽到的多數都是「快速分手」的結果,畢竟對方錄取的,是自己的假象,很難長久待得開心。不合適,換下一家談過就好。

然後,也因為雙方是對等的,請「將心比心」。既然自己想要準時下班、不想上班被打擾,就別逼招募人員下班後再跟自己連繫、再安排面試。一家能等候自己下班後前往面試的公司,有時該想想,是要感謝招募人員犧牲奉獻願意炸掉自己的肝、還是擔心這也是未來自己的寫照?

圖03.jpg

小結:作長遠的規劃、找自己的開心

找工作跟旅行很像(有人覺得比較像找另一半),每個人想去的地方不盡相同;即使去了相同地方,不僅所選的交通工具、路徑、出發的方向迥異,在現場想玩、想吃、想看、想買的又都不一樣。

所以不比較、多問問自己想要什麼,知道做什麼來讓自己多開心一點點,真的很重要;而每個人開心的原因,總是不同。也藉由每一次的選擇,確認自己離規劃中未來的自己,是靠近了、還是偏離了──靠近了就享受雀躍、偏離了也無所謂,就重新規劃新未來就好。

以上是這次分享的一些經驗、淺見,未來會著手履歷、面試等相關內容,如果有其他想討論的部分,也歡迎隨時留言提供;同時也可以追蹤粉絲專頁,隨時獲得最新文章資訊:https://www.facebook.com/HRin715/

取得短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