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Y的單車管理學-練習感受當下,讓你更具抗壓力

CY平常的休閒活動是騎車,大家想像中的騎車都是輕鬆自在的其到一個有美景或美食的的方,然後愜意的享受終點的美好,我也是這麼想的。但實際的狀況是,每次設定了一個美好的目標,但卻沒預料到騎乘過程當中各種障礙、超乎預期的距離、以及體能不足造成的痛苦。然而也因為長距離騎乘,讓我有更多的時間好好思考關於人生(?)的議題,順便分散一下注意力 (笑)。

而作為職場觀落陰當中最不喜歡換工作,最喜歡接下很多工作,最堅忍不拔,奴性最堅強的成員,許多人都詢問我,為什麼工作量這麼大卻不離職?今天想用辛苦騎車所體悟到的事情,搭配正念的觀念,和大家分享職場壓力因應,一起練習感受當下,和自己有更多的對話吧!

感受當下的痛苦

職場的壓力來自於我們對於工作地無法掌控,包含過多的工作量、超過自身能力的工作、自己不喜歡的工作內容、不喜歡的工作氛圍等等,如果壓力適中,可以促進工作成果及效率,但如果壓力過大,就會造成痛苦,同時影響工作效率及效能。

因此學習如何與痛苦共存是每個人在職場上的功課,正念(Mindfulness)或許可以給我們一點建議。

正念是由佛家的概念轉換而來,由麻省大學醫學榮譽教授,正念減壓課程 MBSR(Mindfulness Based Stress Reduction)始創人喬.卡巴金(Jon Kabat Zinn)所提出,其中最核心的兩個概念就是:

  • 對當下的覺察
  • 對體驗保持好奇、開放、接納的態度

在《正念療癒,告別疼痛》一書中,針對痛苦分成了兩個層次,一為主要疼痛,指的是身體傳送給大腦的原始信息(pain),另一為次要疼痛,是對主要疼痛的心理反應(suffering)。正念不教我們如何避免痛苦,因為「主要疼痛」是來自外界給予大腦神經的刺激反應,這無可避免,但我們可以試著感受、接納、放下等過程,減少次要疼痛,甚至讓次要疼痛消失。

因此我們首先要學習如何不帶評判的面對困境,單純覺察當下的感受,嘗試有耐心地和這些感受和平共處。抱持著初學者的心態體驗當下發生的每個現象,相信自然的安排會帶來最合適的安排,不強求任何目標,,放下自身的好惡,只需要如實的接受當下的身心狀況。

用騎車舉例,以我的狀況,里程達到100公里左右,就會開始覺得痛苦,剛開始我的想法是:為什麼我要來騎車?為什麼這麼要做這麼痛苦的事情?為什麼我要把目標設定這麼長?而當我們套用正念的概念時,我們的感受會變成:嗯!我知道我現在很痛苦,為什麼痛苦呢?因為現在大腿感到非常的痠痛。的確,我現在覺得很懊惱,懊惱為什麼要出來騎車!這種懊惱其實好像滿常出現的,但如果再一次,我好像也是會出來騎車,畢竟騎車這個運動就是我喜歡的運動嘛!

發現了嗎?一開始的想法,是大腦針對這些訊息重新詮釋的痛苦、不解、後悔(次要疼痛),這是一種主觀的感受;而當我們重新關注在「對當下的覺察」,並抱持著好奇、開放、接納的態度時,我們才能更如實、客觀地感受各種主要疼痛,專注在如何調整自己的身體。

回到當下,專注在自己的道路上

透過正念的練習,我們可以減少很多我們過去認為的「壓力」。工作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許多不如意的事情,可能是來自被多塞的工作、被打斷地工作、被他人拖延的工作、自己設定提早交件的緊張感、辦公環境吵雜造成的情緒起伏、會影響到他人工作的事情還沒完成的焦慮感、……等等。

讓我們用正念重新檢視上述的事情,我們會發現事件本身並沒有情緒,造成我們痛苦、緊張、情緒起伏、焦慮的,是我們對這些事件的詮釋。因此我們可以試著回到當下,以完成當下的工作為主要任務,體驗完成任務過程中的點點滴滴,這些都將化為未來工作的養分。

不過這件事情需要很多的練習,或許碰到單一事件我們可以分離主要疼痛和次要疼痛,但是當上述的事情都擠在一起的時候,我們或許就會因為太多的痛苦而受到嚴酷的考驗,因此記得時常提醒自己,感受當下,專注在自己的道路上。

感受結果的平靜與喜悅

正念的真正定義是:

有意識地覺知當下身心與環境,並保持客觀、允許、不評判的態度。

因此正念不是只能用在減壓,可以試著感受任務結束當下對結果的感受,這是我們很少認真去體會的感覺,過去我們可能只是開心任務完成,但有時候我們會發現,我們在事後會獲得失落的情緒,如果我們可以細細體會當下的感覺,也許我們會感受到更多其他的情緒也不一定。

取得短網址